首页/党群部门/统战部/统战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讨会举行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2023-04-23 00:00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讨会2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他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王沪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百年来民族工作发展历程特别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务的思想武器,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要持续在学习领会、宣传阐释、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到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王沪宁表示,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更好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主持会议,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

  会议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主办。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作了发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统战部、民委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等参加会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全面提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强化智库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完善,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会后,“统战新语”邀约民族学研究的专家一起研讨交流。

谈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解决当前民族问题、促进现代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思想、新判断和新战略,是党的民族理论百年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思想、新论断是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理论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发展。

  ——王延中(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理论、制度、政策的社会实践进行调查和反思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对症下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可能遇到的风险隐患。

  ——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独特优势。中华文明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根基,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强保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向心力。

  ——陈志敏(复旦大学副校长)

谈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应该认真回应两重挑战,其一是要扭转西方对“中国”的窄化理解;其二是要不断加深对中国丰富多元的历史经验及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辩证看待“中国”和“中国化”,在动态中积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仅是塑造中国内部民族融合团结的途径,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构筑新的世界秩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经之途。

  ——汪晖(清华大学历史系、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导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也是深化民族理论研究的纲。广大研究者要更加注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贯彻体现到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中。

  ——麻国庆(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等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形态及其历史渊源是多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复杂的、曲折的。各民族及其民族意识的形成具有复杂的面相,民族意识整合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国家建设面临的巨大考验。只要我们坚持“四个共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代国家建设的中国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华涛(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教授)

谈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是党校(行政学院)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紧扣党之所需,立足自身优势,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关键环节。

  ——蒲长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民族和宗教教研室主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舆论引导,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主流舆论阵地;加强视听传播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桥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张树庭(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中华儿女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接见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的海外侨胞时有关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魂”“梦”的重要论述,不但是对侨务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也是对海内外中华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导。

  ——陈奕平(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