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学院资源环境“一站式”学生社区建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建领航明方向,立足专业创特色,围绕问题谋创新,努力提升建设质效果。
坚持党建引领,把准建设方向
健全体制机制,明确发展定位。构建了校系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团学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模式,出台管理办法,定期研究推进社区建设方向,将社区建设和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遵义市创新工作室、校级辅导员工作室等工作结合起来,一体谋划、整体推进,形成了服务学生科研双创活动的目标定位。
校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邹洪芳走访学生寝室
构建“党建+思政教育”模式,增强学生成才动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组织心理健康、应急管理等专题培训,提升党员队伍思政能力。结合建党节、国庆节、雷锋月、考试月等节点,开展党史、爱国主义、“诚信”等主题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挖掘身边的先进,选树“茅台杰出人才奖”刘亚曦、贵州省“最美大学生”赵欢兰、“赤粕之萃”团队等一批身边的典型,召开经验交流会、报告会,引导师生向优秀朋辈看齐。
坚持学研相济,突出建设特色
聚力学风建设,打造“赤水·丹心”党建品牌。探索“学研相济,助力成长”学风品牌,引导师生围绕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社会实践。创办“酒都生态论坛”,邀请高校学者、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分享学术前沿和行业知识,拓宽师生视野,拓展合作空间。常态开展“党建+环保”“党建+公益”交流,联合遵义市生态环保协会等组织,开展赤水河生态调研、流域巡护等活动,持续倡导生态环保理念。
学生在仁怀市五马镇开展巡河志愿服务活动
聚力科研实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本科生导师制和各类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双创实践。近年来,70%师生参与双创比赛,成立18个双创团队,先后暂获国家级金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以及省级奖项20余项。立足地方产业需求,引导师生就贵州的固废、土壤、植被、生态等进行调研监测及科研攻关,开展课题20余项,提升师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
“藻能计划”团队荣获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
坚持力量下沉,完善建设保障
抓好“关键少数”,构建多元育人体系。开展“党建+学生管理”行动,党支部设青年委员,兼任团总支书记,支委成员联系学生会、易班、专业社团、勤工助学岗,加强对学生组织和班团的指导管理。完善学生党员发展管理制度,引导党员和团学干部在班团建设、学科竞赛、志愿服务中带头示范。连续2年获校级“五四红旗团总支”。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王盼东在社区进行经验分享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回应师生关切。建成团员活动室、考研自习室、“研学园”等活动阵地,保障团学活动开展。常态开展“师生面对面”活动,畅通联系渠道。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学科竞赛、“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中,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归属感。
一审:黄华
二审:刘雪依
三审:陈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