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学单位/通识教育学院/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通识教育学院概况

一、历史沿革与学院定位

前身为 2017 年建校时的公共基础教学部,2025 年 4 月更名为通识教育学院,是学校 “系改院” 改革重要举措,旨在整合资源、推动通识与专业教育融合。通识教育学院秉承 “厚德、博识、善酿、笃行” 校训,践行 “德才兼备、承创并举、酿理通融、知行合一” 理念,以 “立德树人” 为根本,立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索 “小、精、高、特、开” 办学策略下的通识教育创新路径,培养具工匠精神、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机构设置与师资力量

机构设置

1.综合办公室

负责学院日常管理工作。

2.教研办公室

教研办公室下设 5 个教研室:

    数学教研室:强化数理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大学英语教研室:注重语言应用与国际视野拓展;

    大学语文教研室: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写作能力;

    大学体育教研室:推进 “健康体魄 + 专项技能” 教学模式;

    美育教研室:开设大学美育课程及美育选修课,提升审美素养。

)师资队伍

截至 2025 年,有专任教师 54 人,含教授 2 人、副教授 10 人、讲师 42 人,省级教学名师 1 人,全员硕士及以上学历。通过 “特聘引领、专兼结合” 策略引才,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竞赛与科研,形成 “教学科研双向促进” 良性循环。

三、课程建设与教学特色

(一)课程体系

必修课程:为全校一、二年级开设13门通识必修课,覆盖数学、语文、美育、英语、体育等基础学科;

选修课程:开设近50门选修课,特色课程《茅台美学》聚焦酒文化、工艺美学与地域特色,强化文化认同与创新能力;

模块化教学:构建 “理性与科学” “文化诠释与审美” “社会实践与创新” 模块课程群,打破学科界限,培养跨学科思维。

(二)教学创新

推行 “第二课堂” 实践教育,以 “锻我体魄、美我心灵” 为目标,组织武术、体育舞蹈、诗词竞赛等活动。近三年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 230 余项,含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外语演讲大赛特等奖等,提升实践与协作能力。

四、学科竞赛与科研成果

坚持 “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 闭环模式,近三年立项级科研项目3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7篇。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特色校本课程。

五、发展规划与未来愿景

(一)深化通专融合

依托茅台集团 “名企办学” 优势,推进 “课程 - 岗位 - 产业” 协同育人,开发 “酒文化” 酱香白酒概论” 等特色通识课程。

(二)强化师资建设

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教学名师与科研团队,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

(三)拓展实践平台

建设跨学科创新实验室,跨学院打造 通专融合教研创” 一体化基地,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需求。

学院正朝着 “基础实、特色明、质量优” 目标迈进,为学校建设 “行业一流、世界知名” 应用型大学奠基,未来将以创新驱动,书写通识教育与产业融合新篇章!(数据更新至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