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是我院特色鲜明的系之一,秉承“厚德、博识、善酿、笃行”的校训精神,坚持“入主流,创特色”的发展理念,专注于培养适应旅游业与酒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基本概况
旅游管理系现设有旅游管理(2021年开始招生)和酒店管理(2018年开始招生)两个本科专业。目前,全系共有在校生509人,专任教师18人,其中博士4人,高级职称6人,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学团队。系部机构完善,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酒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教学督导组等,构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专业特色与定位
旅游管理系紧密围绕白酒产业链的终端消费市场,依托茅台集团的资源优势,明确了“酒旅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通过开设《白酒旅游概论》《茅台酒历史与文化》《酒水知识与品鉴》等特色课程,旨在培养既懂旅游又通酒业的复合型人才。系部致力于将这些特色课程打造成贵州省乃至白酒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品牌课程,为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旅游管理系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主干+实践创新”的课程结构,注重课程思政与专创融合理念的融入。通过强化酒旅融合特色,开设了一系列与白酒文化、侍酒服务、酒庄运营等方向相关的课程,并获得了校级一流专业、金课及教学团队的荣誉。此外,系部还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拥有占地1840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括调酒、茶艺、智慧旅游等13个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与茅台文旅公司、茅台国际大酒店等20余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实践活动,如茅台酒生产认知实习、酒文化景区调研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师资与科研
旅游管理系教师团队实力雄厚,获批教科研项目近三十项,并在酒旅融合领域发表多篇核心论文。团队围绕白酒旅游、酒庄经济等方向形成了特色研究成果,为区域酒旅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系部还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担省社科、教育厅等课题的研究任务,为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方向
展望未来,茅台学院旅游管理系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师资结构、搭建科研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持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引进力度,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从而为贵州白酒旅游产业及全国酒旅融合发展输送更多“基础实、能力强、适应快、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