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食品科学领域研究交流,推动酒类品质评价技术创新,茅台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于3月21日成功举办《酒类产品风味品质评价进展》专题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特邀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宁夏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刘源教授担任主讲,吸引了约300名师生参与。刘源教授分享酒类产品风味品质评价的相关学术动态及研究成果。
讲座介绍
活动伊始,刘源教授凭借在食品科学领域多年积累的深厚造诣,围绕酒类产品风味品质评价展开了引人入胜的讲解。刘源教授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运用感知客体风味组学,精准鉴定白酒特征成分;针对不同轮次及系列白酒,从口感、滋气味等多维度解析其风味组分;基于靶向与非靶向多组学,深入鉴定白酒特征标记物质,助力白酒品质提升与创新发展。
酒类生理反馈评价介绍
在风味仿生评价环节,刘源教授介绍了模拟人类感官系统建立评价模型的前沿方法。相关的仿生传感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捕捉酒类风味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据,为酒类品质评价提供更具说服力的依据。此外,刘源教授深入探讨了酒类对人体生理反馈的影响,通过心率变异、皮肤电反应等指标构建饮用舒适度评价体系,让师生意识到酒类研究与人体健康紧密相连。
风味仿生介绍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师生们踊跃地提问,与刘源教授就研究中技术细节、学术难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广泛探讨。老师和学生积极提出各类问题,刘源教授一一耐心解答,详细地给出了专业建议。
交流互动环节
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喻仕瑞教授主持,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本次学术活动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学科建设年系列活动之一,充实了师生酒类产品风味品质评价的创新知识,后续将探索与宁夏大学食品学院在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开展技术互访交流,持续开展"专家讲堂"等特色活动,着力培养兼具传统工艺传承能力与现代技术创新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撰稿:宋增光
一审:张万荣
二审:刘旭东
三审:喻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