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研倒计时牌与课程复习计划表在自习室交相辉映,当晨光与星辉共同见证伏案的身影,食品工程学院美好“食”光自习室正以日均12小时的“超长待机”,成为校园里最炽热的学习磁场。这座坐落于H5宿舍楼二层的自习空间,不仅为备考学子筑起温暖港湾,更以95%的周使用率,成为展现我院学风建设成效的生动窗口。
备考征程的温暖港湾:为梦想护航
推开自习室的门,键盘敲击声与翻书声交织成独特的奋进交响。晚间十点的灯光下,总有人与星辰为伴。备考学生李同学感慨:“这里没有宿舍的慵懒,没有外界的喧嚣,只有与自己对话的专注。当深夜合上书本时,抬头看见满室星光般的台灯,突然明白:孤独的备考路,因一群并肩的人而温暖。”

学风建设的微观镜像:以行动书写答案
自习室的高使用率,是学院学风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脚。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落地窗,到深夜的最后一盏灯缓缓熄灭,学子们或伏案疾书,或低声讨论,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循环。学院通过定期举办学习经验分享会,将自习室打造为学风建设的“活力细胞”。


多维赋能的成长空间:让学习更有温度
自习室不仅是“刷题战场”,更是综合素养的孵化器。学子们自发形成“互助小组”,共享笔记、模拟面试,将个人奋斗转化为集体进步的动能。正如辅导员郭老师所言:“这里的每一本书、每一张桌椅,都在无声传递着‘厚德、博识、善酿、笃行 ’的校训精神。”

倡议行动:以光为名,共赴山海
美好“食”光自习室的每一寸光热,都源自学子们对知识的炽热渴望,对卓越的不懈追寻。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场域,更是青春奋斗的见证者。在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一)争做“追光者”:科学规划每日学习时段,让自习室成为效率倍增器,用碎片时间编织知识网络;
(二)共筑“护光墙”:遵守《自习室文明公约》,轻声细语、轻开轻关,用行动守护这片专注的净土;
(三)勇当“发光体”:主动分享学习资源,在互助小组中碰撞思维火花,让个人成长与集体进步同频共振。
在这里,每一盏灯都是跃动的星火,每一本书都是启航的风帆,让我们以光为炬,照亮彼此,共同书写属于食品人的奋进篇章!

图:食品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
文:程家译
一审:郭雪峰
二审:钟 舒
三审:布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