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茅台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双碳”育人模式分别在《贵州日报》和人民网贵州频道发布。文章聚焦学院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的育人创新实践,展示了学院在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果。
6月26日《贵州日报》报导版面
学院依托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项目《立足白酒产业、校企融合发展:资源环境类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构建了“课程教学—实践训练—科研攻关—竞赛锤炼—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该体系深度融合红色文化、白酒产业、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成为地方高校育人改革的有力示范。
6月19日人民网贵州频道报导页面
(报道链接 http://gz.people.com.cn/n2/2025/0619/c411166-41265299.html)
在这一体系支撑下,学院主导实施的“酒糟菌棒及废菌棒生物有机肥开发”项目,联合茅台集团循环产投公司及地方企业推动酒糟资源化路径的落地。相关学生创新成果屡获奖项。2021年以来,学院学生共获得38项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奖项,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在白酒、环保等地方产业中得到广泛需求。此外,学院还成功获批了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推动科研与“双碳”战略的深度结合。
通过贵州省酒糟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资源,学院开发了《酒糟资源化利用》校本教材,相关课程在省内外13所高校推广应用,网络浏览量突破20万人次。
此次报道是对学院育人机制改革实践的充分肯定,进一步彰显了学院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服务地方、引领改革的责任担当。资源与环境学院将继续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区域发展”定位,扎根赤水河流域,做实绿色育人,不断探索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一审:冯艳斐
二审:刘晓晓
三审:黄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