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2025年10—11月,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开展《酒糟资源化利用》课程实践活动,邀请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产业导师及技术人员进课堂授课与实验指导,助力课程高质量实施。
一、产业导师专题授课:系统讲解循环经济与酒糟资源化
10月25日,学院产业导师——循环产投公司副总经理江友峰,为环科221、222班进行专题授课,主题涵盖《茅台循环经济模式》与《酱香型白酒酿造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循环产投副总经理、产业导师江友峰授课
江友峰从白酒分类、主要废弃物类型、资源化技术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重点展示了企业在构建“酒—气—肥—饲料”多路径资源化利用体系中的典型做法与成效,并结合酒糟谷壳制备生物炭、高值化利用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发展趋势。在介绍“茅台循环经济模式”时,他结合历史发展与行业背景,解读了茅台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实践路径与现实意义,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创新思路,提出了如酒糟化妆品研发等新设想,课程成效显著。
二、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指导开展酒糟理化指标检测
11月1—2日,学院邀请循环产投公司质量部质检员赵慧林工程师为2022级学生开展试验指导。实践内容包括酒糟含水率、pH、容重、谷壳率等指标的测定。实验过程中,赵慧林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帮助其认识酒糟理化指标在资源化利用、产业开发中的意义。同时,他向同学们介绍质量部工作内容、岗位需求等情况,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工作场景,为未来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循环产投质量部质检员赵慧林工程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本次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深度结合,使学生对酱香型酒糟理化特性、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及行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更加系统的认知。通过“产业导师进课堂+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验”的双线联动,进一步提升了课程育人实效,为培养具有系统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
图/文:潘昌滨
一审:冯艳斐
二审:王贤晨
三审:黄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