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管理专业所需要的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对旅游管理研究与实践训练,具备一定的旅游接待服务基本知识素养以及旅游规划知识理论与应用能力,具备旅游产品策划的能力,能够在旅游景区、旅游社行业从事景区管理、旅游产品销售等旅游管理类工作,具有工匠精神,成为“基础实、能力强、适应快、后劲足”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酿酒及旅游相关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达到毕业要求的基础上,经过 5 年左右的工作实践,预期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2.具备旅游策划、规划、经营、咨询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具备旅游线路设计、宣传讲解、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旅游管理与服务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具备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旅游策划、规划、经营、咨询以及旅游线路设计、宣传讲解、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依据OBE理念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养:
1.理想信念:毕业生应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能够在旅游管理的各个领域展示这些品质。
2.人文精神:毕业生应尊重、关切人的尊严、价值与幸福。具有对“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和执着追求。同时在服务中能够展现人文关怀。
3.文化传承:毕业生应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4.专业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超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熟悉行业内发展最新动态,掌握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综合理论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行业相关工作、解决行业综合问题的专业技能。
5.职业素养:毕业生应具有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形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能力。并能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工作行为。
6.沟通合作:毕业生应掌握新媒体传播技巧与方法,能够就旅游管理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有效参与和领导团队工作。
7.创新创业:毕业生应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了解旅游行业现状、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素质,能有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8.终身学习:毕业生应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在工作中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变化。
三、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接待业、旅游消费者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等课程。
专业主干课中,旅游景区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采用“产教融合”方式开展。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修满156.5学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