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学单位/旅游管理系/专业介绍

酒店管理专业
2023-01-16 15:23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酒店管理所需要的商业管理和服务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对酒店运营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实践训练,成长成为具备一定的行业基本知识、素养以及酒店管理知识理论与应用能力,具备优秀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酒店行业从事运营管理、客户服务、市场推广等工作,具有工匠精神,成为“基础实、能力强、适应快、后劲足”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酒店及相关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达到毕业要求的基础上,经过5 年左右的工作实践,预期达到如下目标:

 1.具备深厚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负责酒店的运营管理工作,提升酒店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具备卓越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酒店运营中的人际关系和沟通问题,为酒店提供优质的服务。

 3.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酒店运营管理中的问题,推动酒店业的发展和创新。

 4.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酒店业的发展变化,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5.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标准,能够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工作行为,为酒店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6.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人文修养,能够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通过人文修养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酒店管理与服务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具备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酒店基础技能实践运用能力和酒店新业态创新精神。依据OBE理念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养:

 1.理想信念:毕业生应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能够在酒店管理的各个领域展示这些品质。

 2.人文精神:毕业生应尊重和关心人的尊严、价值和幸福。在酒店管理工作中,体现对“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和执着追求,同时在服务中展现人文关怀。

 3.文化传承:毕业生应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4.专业能力:毕业生应掌握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工具,能够针对专业问题,具有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开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社会实践:毕业生应能有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社会实践,能掌握社会统计、社会分析、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对实务工作有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6.职业素养:毕业生应具有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形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能力。并能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工作行为。

 7.沟通合作:毕业生应掌握新媒体传播技巧与方法,能够就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有效参与和领导团队工作。

 8.终身学习:毕业生应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在工作中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酒店业的发展变化。

三、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法规、旅游接待业、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水与酒吧管理等。

专业主干课程中,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水与酒吧管理等,采用“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展。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修满156.5学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上一篇:
下一篇: 旅游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