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学单位/食品工程学院/新闻公告

食品工程学院师生在SCI 1区Top 期刊发表特色茶树资源品质研究成果
2025-09-02 10:00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食品工程学院食品资源利用及新技术开发团队教师安焱林以第一作者在SCI 1区Top期刊《Food Chemistry: X》 发表题为《Integrated multi-omics reveals distinct non-volatile and aroma signatures in albino, yellow, and purple tea varieties》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得到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ZK[2023]453)、茅台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mygccrc[2022]074)等项目支持,学院本科生张力宏作为第二作者在研究开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挥发性代谢物和香气物质是茶树重要的品质成分,但特殊叶色茶树的品质特征仍有待进一步揭示。本研究通过整合广泛靶向代谢组学、HS-SPME-GC-MS、靶向代谢组学等 5 种分析方法,在紫魁、奶白和中黄3号中共检测到 1770 种非挥发性代谢物,其中黄酮类、氨基酸类和多酚类是主要的差异代谢物。紫魁、奶白和中黄3号中总儿茶素含量分别为 159.96 mg/g、122.03 mg/g、121.86 mg/g,花青素含量分别为 4.22 mg/g、4.77 mg/g、4.70 mg/g,氨基酸含量分别为 22.27 mg/g、60.01 mg/g、61.83 mg/g。研究共鉴定出 122 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 36 种醇类、20 种醛类、16 种酯类和 16 种酮类;其中在 NB、ZH3、ZK 中分别鉴定出 41 种、36 种、37 种关键香气化合物。这些结果为理解不同叶色茶树的品质形成基础提供了宝贵参考。

An, Y., Zhang, L., Li, X., Mi, X., Qiao, D., & Jing, T. (2025). Integrated multi-omics reveals distinct non-volatile and aroma signatures in albino, yellow, and purple tea varieties. Food Chemistry: X, 29, 102830. https://doi.org/10.1016/j.fochx.2025.102830

撰稿:安焱林

一审:安焱林

二审:袁德志

三审:布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