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学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新闻动态

资源与环境学院产业导师进课堂:深化《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产教融合,助力白酒酿造废水治理人才培养
2025-11-05 12:13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环保人才,省级“金课”《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组持续推进实验与实践教学创新,今年10月邀请了深耕水环境治理行业数十年的高级工程师韩义琴等产业导师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手把手”的实践指导,促使课堂教学与产业实践实现深度“握手”。

作为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三大产教融合课程之一,课程立足贵州省白酒酿造支柱产业,始终围绕“地方性”和“行业性”两大核心建设特色教学资源,以“OBE理念”为指导,聚焦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应用、创新创业三大能力培养,通过“产教、专创、课证”三维度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基础实、能力强、适应快、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

此次产业导师进课堂,正是课程进一步强化“两性”教学资源建设、持续推进三维融通的关键举措。产业导师本次教学聚焦课程实验项目“酿酒废水水质分析及其处理工艺探索”,设计多场景、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

在酿酒废水处理厂现场,产业导师以“采样小组”为单位开展实地教学,详细演示酿酒废水与活性污泥的规范采样流程,讲解采样过程注意事项、质量控制要点以及现场应急处理方法,让学生在真实产业环境中掌握实践技能。

   

图1 产业导师在酿酒废水处理厂现场指导学生进行采样

回到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导师则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开展专题教学,系统讲授酱香型白酒酿造废水的来源与特征、典型处理工艺流程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结合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实际,将产业前沿知识融入课堂,帮助学生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的专业认知。

       

图2 产业导师(左一)在实验室为学生讲解白酒酿造废水及其处理相关知识

在实验设计与设备运维环节,产业导师以“实操小组”为单位开展精细指导。从曝气池活性污泥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参数设定,到方案可行性论证,导师均结合自身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专业建议;同时,针对各小组活性污泥现场培养及设备运维情况,组织开展现场答辩评审,通过提问、点评与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

    

图3 产业导师在实验室与各组学生讨论活性污泥培养与设备运维情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通过聘请产业导师参与实践教学,不仅为课程注入了鲜活的产业案例与前沿技术,更使学生提前接触行业实际需求与标准。同时,产业导师进课堂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课程产教融合建设成效,课程组后续将不断深化这一教学模式改革,持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为贵州环境保护及白酒产业绿色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图/文:杨洋/李桂贤

一审:冯艳斐

二审:王贤晨

三审:黄训星